從小對補習總是特別反感,雖然補習讓我名列前茅,但會去補習是因為爸媽已經幫我報名。
然而,我卻曾經主動跟家人要求要去補習,因為我非常想要學會:速讀。
因此,花了一個月學會速讀之下,我的成績確實進步了一點,因為許多科目我可以在考試前看完超過20遍以上,因此即使當時有會倒扣的的複選題,我還是可以拿到超過90分以上的成績。
然而,速讀的功力卻隔幾個月就慢慢從我身上消失,只因為我愛思考。
其實速讀的理論滿簡單的,那就是「不要想」。
快速的瀏覽過書本上的文字,不要在心中默念,不要停下來思考,就是一直看下去。別擔心你會看不懂,因為人的腦子其實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厲害。
然而,像我這種每看一段文章,甚至只是一句話語,就要停下來反思很久的人來說,速讀真的讓我內心很不踏實。
可是,如果不速讀,怎麼應付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?
每每思索到這個矛盾時,總覺得很難受,心想著這輩子會因為讀書速度過慢而無法好好充實自己。雖然我讀完一本書的過程中會思索很多事情,讓我可以獲得非常大量的知識與省思,但是即使如此,一個月看不到一本書,怎麼能應付變化多端的今日呢?
好在兩年前我開始改聽演講跟看電影、影片,而且是利用快轉的方法來進行。一開始很不適應,但沒想到兩年來看了四五百部的電影,七八百段的演講及影片,讓我覺得自己慢慢趕得上今日知識爆炸的時代了。
話雖如此,偶爾偷懶稍微休息一兩天,就會覺得好像又跟知識脫節一樣。古人曾經爭論:人性本善?還是本惡?
我想:人性是本「慣」吧!習慣,有時真的很難培養,也很難改變。
所幸,已經延續兩年多的我,慢慢習慣了這種吸收知識的方式。
腦子,真的不簡單。即使是五倍速看影片,其實重點大多還是能夠掌握住。
常常有人問我:這樣辛苦地看影片,哪叫做休閒?
我想:因為我不是在休閒,而是在吸收知識,刺激思考。
因為腦子如果沒有常常刺激,就會不斷退化。
唯有不斷給予腦子刺激,才會活化人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