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了大約一週的時間一口氣看完李小龍的六部經典電影,讓人感到非常痛快。

 

特別是《精武門》中,面對霸道欺壓的日本人與漢奸走狗,雖然霍元甲的大弟子希望能用「忍」來換取精武門的存在,但李小龍所飾演的陳真,在發現師父霍元甲是被人毒害而死的情況下,選擇用暴力復仇的方式,以牙還牙。

 

精武門最後被迫交出陳真,陳真也因此喪命。但每每看到陳真痛打日本人時,都令人血脈賁張,特別是要日本人吃下「東亞病夫」的匾額時,更是痛快人心。

 

然而,幾乎每部電影都是用暴力解決問題,雖說看來痛快,但也令人不禁思考到,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解決問題呢?面對霸道的惡霸,面對不講理的日本人,面對欺壓弱小的販毒老闆,當法律無法解決問題時,李小龍的武術似乎才是最佳的解決方式嗎?

 

但身為老師,我們總是告訴學生:有事好好說,不要動手!因此對於電影中的美化暴力,並不認為可以學習,但我們卻必須承認這樣的熱情卻是令人嚮往的。

 

理性雖會讓人對自己行為有所節制,但也因此常常會令人畏首畏尾的。很多事情,我們會因為理性思考而認為自己「不可能」做到,而這個時候,反而是不顧一切的熱情,可以讓我們完成任務,雖然有時候這些熱情會破壞了法制。

 

每每想到這兒,都會覺得人世間的事情很難用一個原則貫穿。歐洲的十八世紀興起了理性主義,但這股理性卻在十九世紀出現了反彈,而興起了浪漫、民族等等的主義。因為理性,讓歐洲人肯定了無法被政府剝奪的「天賦人權」,但其實也是因為「感性」才讓法國人忍無可忍下決定攻陷監獄發起「法國大革命」,理性與感性如何調節,成了一門很重要的課題。理性多一點,我們就會很「理性」的幫自己找很多藉口;感性多一點,我們就會不顧一切地向前衝,因而破壞了制度。該如何取捨,值得我們從古人的經驗中汲取教訓。

 

言歸正傳,李小龍的電影令人熱血,但李小龍的暴卒卻令人難受。光鮮亮麗的明星背後,其實承受著常人所無法承受的壓力。或許是為了抗壓或是抗疼痛,才導致李小龍吃了多種藥物而身亡吧!即使想到還是覺得很不捨,但還是很感激李小龍留給我們的資產,他則成為了中國功夫的代名詞之一,他的功夫哲學並不會因此而消逝,反而會因為他而流傳千古。

arrow
arrow

    dragonloveviv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